首页
> 新闻资讯 > 工作要闻

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: 聚焦创新深化改革,全力推进浙江电影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16:41    浏览次数:

2025年4月,全国电影工作会在青岛召开,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代表浙江在会上做了发言,以下是发言的主要内容——

近年来,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持续深化文化建设“八项工程”,全面推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。在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下,努力推进浙江电影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构建“规划+孵化+前扶+后奖”的四轮驱动创作机制,激发创作活力

一抓题材规划。提高重点影片创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,配置优质资源力量,开展伴随式把关指导,推动了《热烈》《里斯本丸沉没》等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,当前,正谋划创作《那山那水》《朝花夕拾》等影片。

二抓创投孵化。依托青年电影周开展创投项目孵化,2024 年共收到600多个项目报名,单个项目最高扶持资金达100 万元,并对接产业资源进行孵化。

三抓前扶驱动。采取“政府+市场”双轮驱动,省文艺基金每年资助一定数量的电影项目,叠加市县配套,大力扶持电影创作。同时,依托浙江广电集团,筹建“中国蓝文化科技基金”提供产业对接。

四抓后奖激励。对票房过亿影片实行奖励,今年推出的“之江潮”文化奖,奖金总额3 亿元,将对包含电影项目的文艺精品给予重奖。

二、构建“影视基地+虚拟拍摄+协拍中心”的全链条拍摄服务体系,完善电影产业布局

一是迭代升级影视基地。推动横店、象山两大影视基地发展,从做强影视拍摄环节,到聚集技术发展,赋能全产业链发展。

二是发展虚拟拍摄产业。依托杭州人工智能产业优势,大力培育博采、时光坐标等虚拟拍摄企业,建成虚拟拍摄影棚基地,与实景基地形成优势互补。

三是成立影视拍摄服务中心。整合全省影视拍摄资源,建立影视拍摄数据库和覆盖全省的100 多个协拍网点。通过“影视基地、虚拟拍摄、协拍网络”为来浙剧组提供一站式拍摄服务。

三、构建“消费刺激+产业融合+活动赋能”的电影消费场景,促进市场繁荣

参照中宣部电影局做法,每月下发市县票房排名,督促各地“想办法、出实招”促进电影市场发展。

一是发放消费补助。发挥了消费券杠杆撬动作用。2022-2024 年,全省发放电影消费券及影院补助超过了3亿元。

二是创新消费模式。鼓励影院开展“火锅观影”和“影院观赛”等多种经营模式。下发《开展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活动的通知》,今年3 月,在香港举办了“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”活动,推动电影和文旅的双向赋能。

三是开展影展活动。为丰富影片供给,我们组织开展各类影展活动,受到了一大波影迷欢迎。

不久前,国家电影局印发了《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》,我们第一时间赴中国电影科研所、有关技术公司学习调研,,研究考虑我省落实和支持的办法。

四、构建“基础启蒙+高校孵化+行业赋能”的递进式青年影人培养体系,培育电影创新力量

一是培养青少年观影习惯。开展电影伴我成长活动,向中小学赠送电影放映机和影片,通过“看电影学党史”等活动,在青少年中播撒电影种子。

二是培育高校青年影人。成立浙江大学生电影季联盟,开展大学生电影季活动,在高校开展电影展映、影评大赛、短片创作等活动,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。

三是青年电影周引才育才。以“让青年人成就电影梦想”为主题,实现人才集聚,搭建青年影人成长平台。

五、构建“渠道拓展+立体监管+风险熔断”的电影出海新机制,推动国际交流

一是畅通“出口”,拓宽影片出海主渠道。积极做好电影“走出去”服务,为影人拍摄、参评牵线搭桥,合法、合规走出国门。

二是守牢“关口”,构建全流程监管防火墙。组建了“五支队伍”,对参加境外电影节(展)实施全流程动态监测。

三是堵住“缺口”,健全风险熔断机制。建立重点影片和人员名单,构建联动响应机制,建立分级分类处置预案。

六、构建“覆盖城乡+供给多样+监管有效”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,深化公益电影改革

在中宣部电影局的指导下,去年我们全面启动公益电影改革。

一是优化按需放映机制。在保证每个村社每年不少于1 场电影兜底条件下,按照人口数量和密度核定放映任务场次。

二是建立分档结算机制。由单纯按场次结算转变按影片时长分档结算。

三是探索多场景供给机制。按观影需求提供不同放映场景供给,探索电影+模式,鼓励电影与其它活动相互赋能。

四是完善监管激励机制。迭代升级“浙影通”应用,自动抓取放映数据作为资金结算依据,全面实现数字化监管。

近年来,我省电影改革取得显著成效,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下一步,我们将聚焦“人工智能+影视”以及产业化、国际化发展路径,着力构建从精品创作到科技制作、全球传播、惠民共享的完整产业链,为推进电影强国建设贡献浙江力量。


信息来源: 中国电影报

分享:
关闭 打印